10月12日至14日,纪念“诗圣”杜甫寓居秦州同谷1250周年学术研讨活动将在天水、成县两地举行。研讨活动主要日程是,12日在天水举行纪念活动开幕式和首场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杜甫在天水生活和创作的地方。13日与会专家考察成县杜甫草堂和大云寺(卧佛寺),14日在成县召开第二场学术研讨会,举行研讨活动闭幕式。2009年10月14日上午8时半,纪念杜甫寓居秦州同谷1250周年学术研讨活动在我校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成县政府副县长高天佑主持会议,我校副校长许邦兴代表学校向大会致辞,来自中国杜甫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和天水杜甫研究会的全体会员以及陇南杜甫研究爱好者和我校中文系师生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距今1250年的唐代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712—770) 7月,杜甫辞去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的职务,携妻带子,翻越陇坂(今关山),来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十月,离开秦州赴同谷(今甘肃成县),十二月离开同谷入蜀,时年四十七岁。
杜甫在秦州和同谷的诗作共117首,主要分为:《秦州杂诗》二十首、两组纪行诗(《发秦州》至《凤凰台》和《发同谷》至《成都府》)二十四首、《同谷七歌》等,题材主要为纪写闻见、遣兴抒怀、咏物寄情、怀亲馈友。
杜甫在秦州和同谷的创作,给现今天水、陇南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两地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不朽的诗篇,一直吸引着后世历代学者的关注,由此增添了天水、陇南厚重的人文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