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法规制度 >> 法律法规 >> 正文

法律法规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6-04-01 来源:本站   点击:[]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的趋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等,都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自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操作平稳,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当前,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问题以及教学经费不足和教师队伍不适应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不稳等困难,严重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目标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初步形成能够主动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能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教学积极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使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有所提高,并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切实落实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高等学校都要不断调整和明确办学思想,真正做到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教学工作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把教学改革作为高等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当前,特别要妥善处理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发展学校规模,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等方面的关系,坚持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不动摇。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领导,都要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形成制度,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工作是“211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应成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既要出优秀科研成果,更要出高质量人才。

  本科教育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同时,本科人才是我国未来建设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来源。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基础,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各类高等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切实增加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确保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二、改革教育思想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高等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等学校要在努力挖掘、继承和发扬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吸收、大胆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当前,在教学领域中,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树立人才培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三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的思想;在基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思想;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在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在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本科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从整体上讲,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中心是面向21世纪,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紧迫性,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要强化质量意识,并且扬弃旧的人才质量观,建立起现代的人才质量观。当前,要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高等学校要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当前,在高等学校中正在开展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高等学校的广大师生是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主体,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参加讨论。同时,要依靠和发挥教育研究队伍的骨干作用,加强教育研究,特别是加强教育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的结合,提高研究水平,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讨论不断深入。

三、加强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学校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要通过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等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两课”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两课”改革的核心是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问题,这也是高等教育贯彻十五大精神的一项特殊重要的任务。因此,“两课”的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两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具体指导,妥善解决在教学安排、师资培训、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工作步伐,争取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和拓宽了德育的内涵,对于开启学生智力、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将制订《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各高等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通过系统教学与专题讲座、课堂与课外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等活动,把广泛而丰富的、高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学生心灵深处,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奠定基础。

四、拓宽专业口径,调整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

  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构建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在新时期的本科教育是更加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现有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调整工作。教育部将在1998年上半年公布新修订的专业目录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高等学校要根据新的专业目录,相应地调整专业设置,并根据《原则意见》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着力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调整。调整工作要按照淡化专业意识,拓宽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要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组进行培养。要拓宽基础,其中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既包括本专业学科基础,也包括相邻专业学科知识;既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传授,也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要进一步利用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发挥综合性大学、多科性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的分工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决定了不同学校承担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因此,要求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和类型,自主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创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五、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文科教学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处理好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学术研究和教学、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理论与实践、文科教育和理工等其它学科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科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文科人才。

  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是全国范围内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涉及高等教育思想、模式、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的改革。其目标是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各个专业领域形成一批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先进的课程内容、优秀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精品等教学改革成果,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有明显的改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都要高度重视这项计划的实施,认真贯彻《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推动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关系。要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抓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以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同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也还具有特定的改革目标和自身规律,要通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现和深化。二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关系。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通过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编选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关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反映和落实到教材的编选上,新编选的教材也一定要经教学改革实践的反复锤炼,使之成为精品。四是改革试点与应用推广的关系。要积极地开展改革研究与试点,其成果要经实践检验和鉴定。各高等学校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创造性地选用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

  教学改革要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广泛开展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的研究和改革,在高等学校形成繁荣的、生机勃勃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精简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要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高等学校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使用,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使之在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中发挥重大作用。

七、深化专科教学改革,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专科教育教学工作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改革专业设置方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争到下世纪初,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等专科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要改革专业设置,按照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调整专科专业。要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按照应用性、针对性的原则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专业培养计划。要加大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之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实践教学,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比重。积极探索加强专科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协作办学的道路。继续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道路和教学规律。继续抓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和示范性专科学校的建设工作。高等师范专科教育承担着培养初级中等及其以下学校教师的任务,要全面推进师范专科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

八、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各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队伍建设目标。

  针对目前基础课教师普遍短缺,青年教师队伍不稳、教学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高等学校要通过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要求和激励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工作,如在晋升教师职务中高度重视教学成果、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学论文和教材等,实行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或教学管理部门“一票否决制”,成绩突出者,则优先予以晋升;高等学校中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的人员,都必须承担教学任务;鼓励学校设立“教学名师”称号或实行“主讲教师制”,要求和吸引知名教授及优秀教师投入教学工作。

  要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政治思想上,教育、培养他们热爱教师工作,牢固树立起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在科研上,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和素质,创造条件使他们在本学科科研领域迅速成长。在教学上,制订教学工作规范,通过理论和实践培训以及教学工作压担子、严要求等措施,使这些中青年教师在树立优良的师德、更新和拓展知识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同时,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制订导向性政策,努力使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称、工资、住房、工作条件等方面得到尽快改善。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双重职能,高等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建设教学管理队伍,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教学管理岗位,并相应地解决这支队伍的人员构成、地位、待遇等有关问题。高等学校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思想,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教学管理,努力成为教育家。

九、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各级学校主管部门都要努力增加学校教学经费的投入。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办学活力,积极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等多渠道筹措教学经费,同时也要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学校经费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基本建设的需要。到本世纪末,所有高等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应在改革的思想指导下,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大教学基本建设的建设力度。在抓好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建设,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优化入手进行课程改革,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重点,要像建设重点学科点一样来建设重点课程;加强实验室建设,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方法,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更新实验教学设备,使实验课真正发挥培养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科研作风的作用;加强教材和图书建设,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选用或编写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要加速实现图书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继续严格考风考纪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优良学风集体,建设优良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密切与地区经济建设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巩固和建设一批相对稳定、形式多样、效益显着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和法规,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良好环境,并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给予直接的指导和支持。

  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基础课程基地”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基础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基地”的教学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果,培养出一批今后能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要发挥“基地”点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都要积极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依法管理、依法治教,又要在学校自主权范围内努力办出特色,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通过政策、法规、信息、评估等手段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要更多地依靠和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民间学术团体在教学管理中的研究、参谋、咨询作用。

  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是诊断学校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方式。各高等学校要继续探索加强教学质量检查监督的措施和办法,并使之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体性评价。评价工作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评价的基本形式包括: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主要用于建校历史比较短的新校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使学校能够达到国家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主要用于办学历史较长、基础较好、教学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再上台阶,深化改革,办出特色;随机性水平评价,主要由学校定期对整体教学工作进行自评或聘请专家评审,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教育部对自评情况进行随机检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性评价结果将作为教育管理部门有关决策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重视社会参与评价的作用,积极探索社会参与评价的方式和办法。对评价工作,教育部要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和管理,争取下世纪初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宏观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制度。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千秋大业,各级领导都要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促进发展,把高水平、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上一条:[法律法规]

Baidu
map